为什么iOS超级签有些一年不掉签,有些每月掉好几次?
同一技术方案,稳定性天差地别——背后是签名方案、证书质量和应用场景的终极博弈。
圈内提到的IOS超级签名通常可分为三类:
一、个人证书版IOS超级签(10%市场存量):
也是国内最早出现的超级签类型。即通过用大量的个人开发者证书,以分布式证书结构的方案搭建的超级签移动。由于一个个人开发者证书,最多只能支持100台设备安装。所以这种超级签最大的特定就是您的APP的用户会最大限度的被分散到不同的个人开发者证书上面。这样带来的优势就是即便遇到掉签,大多数时候都只会有一部分用户遇到掉签,不至于全局掉签。
但是这种签名因为被苹果针对性封杀,又是卡设备,又是强制要求安装者打开手机的开发者模式等问题倒是逐渐退出市场。
l 掉签数据:30-300天波动。(根据服务商用的证书质量和证书管理策略,差距很大)
l 现存优势:A.支持1台起购;B.顶级个人版超级签可以轻松稳定半年以上;
l 现存劣质:A.单价高;B.卡审核(安装好3天后才能运行APP);C.强制要求APP用户打开开发者模式;
l 应用场景:APP开发阶段内部少量测试(几台或者十几台测试机)

二、MDM版IOS超级签(85%市场存量):
是在苹果针对性封杀“个人证书版超级签”后出现的新的分布式结构的IOS签名服务。即通过数量较多的企业级证书,用IOS官方推出的MDM逻辑搭建出分布式结构的IOS签名系统。作为同样分布式结构的签名系统,MDM签名却不会遇到“个人证书版超级签名”的“卡设备”“打开开发者模式”等问题。
但是同样的,由于企业级证书的设备数承载能力远在个人证书之上,所以MDM超级签虽然同样是分布式结构的签名,但是可能需要APP用户量足够大的情况下,APP的用户才有概率被分散在不同的签名证书上。
l 掉签数据:7-60天波动。(根据服务商用的证书质量和证书管理策略,差距也较大)
l 现存优势:A.支持规模分发测试;B.伴生V3企业签模式(可以灵活选择MDM还是企业签模式)
l 现存劣质:A.消费门槛高(通常要求2、3百台起购);B.一般有每日最低消耗要求;
l 应用场景:APP测试分发阶段对外规模分发(100台以上)
三、个人证书直签(5%市场存量):
圈内一般叫“个签”,就是用个人证书,手动获取某一部苹果手机的UDID后,证书持有人把UDID录入该个人证书。从而使手机获得安装某个APP的资格。这也就是传说中,能“一年不掉”的“IOS超级签”。
先说“一年不掉”。IOS签名证书本身发放的初衷是给APP开发者用于测试APP的,而一个个人签名证书,只要小规模,分散的绑定设备、安装APP,不要集中大量的安装APP,苹果通常就不会封掉这个签名证书。所以很多“个签”的生存期都能到1年。
再说“它是超级签吗?”答案当然是:不是。前面说过,最早的IOS超级签指的是用大量的个人开发者账号,以分布式的形式,进行大规模分发的IOS签名模式。IOS超级签本身是为有大规模测试分发的APP设计的,而且本身因为涉及到分布式,转么设计了自动化。也就是一部手机是可以通过下载链接,直接安装APP。而不是手动获取UDID、手动录入UDID这么繁琐的过程。之所以出现被人误传为“超级签”的情况,是因为很多刚接触IOS签名的人,在听说这种签名是用个人证书签的,加上部分个人或者工作室卖家直接或者间接的默认,就最终导致很多人认为“个签”就是“超级签”。
l 掉签数据:30-365天波动。(根据服务商用的证书质量和证书管理策略,差距也较大)
l 现存优势:A.支持1台起购;
l 现存劣质:A.手动获取UDID;B.手动录入UDID等等
l 应用场景:个人想要安装某个特定的APP自用
结语:稳定性的本质是尊重规则
超级签名的稳定性差异,本质是优质的证书质量和合理的证书管理。
优质服务商通过严格审核+精细运维,可以将同一个签名方案,同档次证书的最终签名性能提升50%-200%;
而无良服务商利用信息差收割用户,依赖短期暴利生存。
我们也再次呼吁,IOS签名主要是用于APP的测试分发。并不适用于APP正式运营,如果APP进入正式运营状态,建议尽快上架应用商店。
2025年的iOS分发生态已清晰昭示:
唯有将技术敬畏置于利润之上,才能在苹果规则下获得长久安稳。